端午节到来,在准备手抄报的时候,写一些什么内容合适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漂亮。
1、在端午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
2、端午习俗活动围绕祭龙为中心,以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每年端午节前后,包粽子、挂艾草与菖蒲、扒龙船、九狮拜象、游旱龙等等诸多特色节庆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既有传统又有创新元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受端午文化影响的国家分别有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美国、德国、英国等等。
3、屈原,中国著名的爱国诗人。
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4、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5、粽子的形状也很多,常见的有三角粽,枕头粽,菱形粽,据说还有元宝形,秤砣形,还有一种“小脚粽”。
顾名思义,其形状如女子的“三寸金莲”,顶儿尖尖,脚跟儿圆圆。
裹小脚粽,是用两三张箬叶层叠,将宽大的叶根盘成漏斗状,舀上糯米,将这个漏斗盛得满满的,将箬叶顺势盖拢,再搭上一张箬叶,左盘右旋,用棉线捆扎住,一只小巧而结实的小脚粽就裹好了。
6、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等。
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称是“五月初五”,唐以后,“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别称,一跃成为主流的称呼。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漂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点赞1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漂亮
端午节到来,在准备手抄报的时候,写一些什么内容合适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漂亮。
1、在端午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
2、端午习俗活动围绕祭龙为中心,以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每年端午节前后,包粽子、挂艾草与菖蒲、扒龙船、九狮拜象、游旱龙等等诸多特色节庆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既有传统又有创新元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受端午文化影响的国家分别有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美国、德国、英国等等。
3、屈原,中国著名的爱国诗人。
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4、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5、粽子的形状也很多,常见的有三角粽,枕头粽,菱形粽,据说还有元宝形,秤砣形,还有一种“小脚粽”。
顾名思义,其形状如女子的“三寸金莲”,顶儿尖尖,脚跟儿圆圆。
裹小脚粽,是用两三张箬叶层叠,将宽大的叶根盘成漏斗状,舀上糯米,将这个漏斗盛得满满的,将箬叶顺势盖拢,再搭上一张箬叶,左盘右旋,用棉线捆扎住,一只小巧而结实的小脚粽就裹好了。
6、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等。
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称是“五月初五”,唐以后,“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别称,一跃成为主流的称呼。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漂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