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哭嫁的含义是什么 土家族的哭嫁风俗介绍

2020-08-21 / 阅读量:710次 / 认证作者: 梅梅

  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还保有哭嫁这一结婚风俗,在婚礼过程中也一直被后代沿袭下来。那么大家是否对哭嫁有过了解,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哭嫁的含义是什么和土家族哭嫁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哭嫁的含义是什么

  哭嫁,一般指的是土家族女儿出嫁时一定要会哭,哭得动听,哭得感人的姑哭嫁有专门的“哭嫁歌”,哭得感人的姑娘,人称聪明伶俐的好媳妇,是一门传统技艺。土家姑娘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哭嫁。过去,不哭的姑娘不准出嫁。

  二、 土家族的哭嫁风俗介绍

  1. 新娘一般在婚前一个月开端哭嫁,也有在出嫁前二三天或前一天开端哭的。娘家人边为她购置嫁妆,边倾吐离之情。会哭的姑娘一个月内不哭重复,要哭祖先、哭爹妈、哭兄嫂、哭姐妹、哭媒妁、哭自己。哭的方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歌词有传统形式的,也有聪明姑娘触景生情的即兴创造。

  2. 哭嫁的高潮是在新娘出嫁的日子。在出嫁的前一天,亲友乡邻都前来恭喜和哭别。新娘家要邀请新娘九位最好的未婚女伴,陪着新娘哭,叫“十姊妹会”。这九位姑娘是陪哭的重要角色,因此不管她们家住远近,不管风雨阴晴,新娘家均要打轿派人去接。十姐妹聚齐后,新娘家将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摆在堂屋中心,比新娘年长的坐上方,与新娘年龄一般大的姑娘坐两旁,新娘坐在姑娘们中心。哭的内容主要是叙说姐妹友谊,也有鼓舞、抚慰的言语。

  3. 哭到半夜,新娘家里摆上夜宵让十姐妹吃,新娘以此为题还要哭一段,以感谢九姐妹的相陪。 在爸爸妈妈之合,媒约之言的婚配时代里,媒妁包办婚姻很普遍,因此新娘常借哭嫁骂媒妁,表达对旧式婚姻的不满。

  4. 哭嫁是土家人婚礼的序曲,他们以为“不哭不热闹,不哭不好看”。亲友爱友前来送别,哭是一种友爱,哭是一种礼貌。关于那些坐在度中不哭唱的,新娘以为是瞧不起她而不高兴。

  以上就是哭嫁的含义是什么以及土家族哭嫁风俗介绍,对于一些地方存在的哭嫁这一结婚风俗大家还是要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也是一种特色文化了。如果有对哭嫁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哦。


点赞1
其他人还喜欢:
热门主题婚礼 查看所有
热门婚宴酒店 查看所有
热门婚车租赁 查看所有
查看更多>

最新攻略

查看更多>

相关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