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婚假和产假。关于婚假和产假的相关规定在很多单位都是大同小异的。那么私企有婚假吗?

一、民营企业的婚假和产假 私企有婚假吗
法定婚假是一至三天,产假是98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产假可以选择离职也可以选择不离职。
婚假实际各个省份对婚嫁的具体天数是不统一的,以江苏为例,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在享受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十天;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三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十五天。
产假无论国企还是私企都应该执行,如果不执行就属于违法,而婚假在国营企业有比较规范的规定,在私企没有法律要求。
产假时,可以选择离职,也可以选择不离职建议较好不离职,用人单位缴纳了生育保险的,产假期间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生育津贴。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婚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实际支付的正常劳动时间的工资标准支付。

二、扩展资料
按照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的规定,按法定结婚年龄推迟3年以上结婚为晚婚;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的为晚育。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男子为满22周岁、女子为满20周岁。因此晚婚就是在法定婚龄基础上,男女青年超过法定结婚年龄3年以上初次结婚,即男子年满25周岁或者女子年满23周岁结婚的;晚育,就是适当地推迟婚后初育的年龄,即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子女的。
2016年,各省关于“晚婚假”的存废也已经尘埃落定。各地对原有的婚假、产假以及陪产假(即男士的护理假)均做出了相关的修改,从出台的规定来看,大多数省份的婚假都是在取消晚婚晚育、规定延长生育假的大原则之下,绝大多数省份的婚假天数是与国家法律规定保持一致的。
29个省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其中有11个省份删除了相关晚婚假的条例,并没有对婚假再做另外的相关规定,那么这些省份婚假将与国家法律规定保持一致,仅有三天法定婚假,这些省份包括广东、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宁夏、广西、安徽、湖南、天津、山东。而山西、甘肃则保留30天豪华婚假。

如果我提供的民营企业的婚假和产假,私企有婚假吗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那么感谢遇见!也祝即将结婚的新人们,新婚快乐!想要了解更多:婚假几天国家法定2020
点赞0
民营企业的婚假和产假 私企有婚假吗
民营企业的婚假和产假。关于婚假和产假的相关规定在很多单位都是大同小异的。那么私企有婚假吗?
一、民营企业的婚假和产假 私企有婚假吗
法定婚假是一至三天,产假是98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产假可以选择离职也可以选择不离职。
婚假实际各个省份对婚嫁的具体天数是不统一的,以江苏为例,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在享受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十天;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三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十五天。
产假无论国企还是私企都应该执行,如果不执行就属于违法,而婚假在国营企业有比较规范的规定,在私企没有法律要求。
产假时,可以选择离职,也可以选择不离职建议较好不离职,用人单位缴纳了生育保险的,产假期间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生育津贴。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婚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实际支付的正常劳动时间的工资标准支付。
二、扩展资料
按照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的规定,按法定结婚年龄推迟3年以上结婚为晚婚;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的为晚育。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男子为满22周岁、女子为满20周岁。因此晚婚就是在法定婚龄基础上,男女青年超过法定结婚年龄3年以上初次结婚,即男子年满25周岁或者女子年满23周岁结婚的;晚育,就是适当地推迟婚后初育的年龄,即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子女的。
2016年,各省关于“晚婚假”的存废也已经尘埃落定。各地对原有的婚假、产假以及陪产假(即男士的护理假)均做出了相关的修改,从出台的规定来看,大多数省份的婚假都是在取消晚婚晚育、规定延长生育假的大原则之下,绝大多数省份的婚假天数是与国家法律规定保持一致的。
29个省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其中有11个省份删除了相关晚婚假的条例,并没有对婚假再做另外的相关规定,那么这些省份婚假将与国家法律规定保持一致,仅有三天法定婚假,这些省份包括广东、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宁夏、广西、安徽、湖南、天津、山东。而山西、甘肃则保留30天豪华婚假。
如果我提供的民营企业的婚假和产假,私企有婚假吗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那么感谢遇见!也祝即将结婚的新人们,新婚快乐!想要了解更多:婚假几天国家法定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