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春节手抄报内容20字 春节的手抄报内容

2020-01-09 / 阅读量:2045次 / 认证作者: 可可

  一年一度较重要的节日春节到来了,全国人民为欢欢喜喜过大年,都开始忙碌起来了,买年货,贴春联、贴门神、贴花、放鞭炮等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春节手抄报内容20字,春节的手抄报内容。春节手抄报内容20字 春节的手抄报内容

  一、春节手抄报内容20字-春节故事

  1、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2、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素,因为“岁”与“崇”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3、传说在海边有一个怪兽叫“年”,每到开春的时候,它都会出来害人,有一次年将一个老婆婆的儿子给吃了,老婆婆十分生气,打算为儿子报仇。又到了年出来害人了,许多人都下山了,只有老婆婆还在海边。年出来了,正巧老婆婆家里吃饺子,嫁女儿。剁饺子馅儿的声音把年吓的乱喊;嫁女儿的红纸又把年吓跑了,后来人们把这天叫做春节,人人说过年好,以表喜气。

  4、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5、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癌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6、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二、春节手抄报内容20字-春节来历

  春节在我国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古时叫“元旦”。“元”就是开始的意思,“旦”就是早晨的意思,“元旦”即一年的较好个早晨,关于它的来历和传说有很多……

  春节是一个具有多重文化意义的中国民族的传统节日。过春节的一个较基本的形式就是亲人团聚,亲朋来往,于是家家张灯结彩,户户置酒备席。春节节日的质量概念就是团圆。人们的相互祝福是团圆,人们的内心高兴是团圆。大年除夕哪户人家的哪位成员届时未归,一家人都觉得十分惆怅,同时也为远游未归者祝福祈祷。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企盼亲人在春节归来,是家家户户的春节情感。但是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春节文化的这种传统感觉变得渐渐模糊起来,“团圆”也渐渐改变了形式。春节手抄报内容20字 春节的手抄报内容

  三、春节手抄报内容20字-春节简介

  春节是中国民间较隆重较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较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较好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天津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

  四、春节手抄报内容20字-春节由来

  春节古称“正旦”、“岁首”、“过年”等。1911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较好届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春节俗称“过年”。春节手抄报内容20字 春节的手抄报内容

  以上就是关于春节手抄报内容20字,春节的手抄报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点赞2
其他人还喜欢:
热门主题婚礼 查看所有
热门婚宴酒店 查看所有
热门婚车租赁 查看所有
查看更多>

最新攻略

查看更多>

相关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