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初二回娘家还是初三回娘家

2020-01-02 / 阅读量:4871次 / 认证作者: 可可

  大年初二是指农历正月二日,祭财神,回娘家都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岁时风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初二回娘家还是初三回娘家。初二回娘家还是初三回娘家

  一、大年初二还是初三回娘家

  1、大部分地区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回娘家的习俗。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儿们,便在大年初二这一天,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到了娘家见了爹娘之后,先给岳父岳母等老人们磕头拜年;虽然这时候老人们也谦让着说“算了吧,算了吧”,但还是挺高兴地接受这个磕头大礼。

  新人结婚后的较好个春节过后,是一定要专程拜年的。 春节当然是要在婆家过的,但正月初二就可以去娘家了。新媳妇回娘家,按照早先的规矩新女婿要给岳父母磕头,由岳父母给磕头钱。还要陪着丈夫去本家拜年的,所有的本家长辈、亲戚都要拜,俗称“磕头”,至于是否真正磕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较隆重的回娘家正是婚后较好次回娘家,这一次新姑爷登门,不亚于新媳妇出嫁。

  结婚较好年,小两口一定要在初二回娘家。娘家那头隆重地称其为:待女婿(或叫待新亲)。这次回娘家,女婿比闺女位置要高得多,他是娘家的主宾。招待新女婿的酒席很有讲究,既然是请的新女婿,新女婿当然就得坐上席,陪同的必须是同辈或者是小辈,长辈一般不能在场。初二这天,光吃菜可不行,还要喝酒,既然女婿是主角,喝酒自然是少不了的。

  新人结婚后的较好个春节过后,以后过春节再回娘家,就没有这么多规矩和讲究了。

  2、山东地区初三初四回娘家

  “过完年,回娘家”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却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

  在山东多数地方都是初二回娘家,但是在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出嫁的女儿一定要等到初三回娘家,因为在这些地方的习俗里头,大年是包括初一和初二两天的,直到初二傍晚的时候人们才会通过放鞭炮等形式把年三十那天傍晚迎接回来请到家里供养的家堂送回去,在这期间出嫁的女儿就一定要待在公婆家绝不能看到娘家供奉家堂的桌子,否则就会不吉利,这个说法一直沿袭下来,就形成了这些地方初三才能回娘家的习俗,差异其实就在于,这些地方和内陆地区他们过年的天数是不一样的,等到真正要回到娘家的时候,习俗是一样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给父母带的礼物数量一定要是双数的,女方父母家里也会准备好丰富的酒菜来招待女儿女婿。初二回娘家还是初三回娘家

  二、过年回娘家的注意事项

  1、回娘家忌摸锅、勺

  在坊间,我们经常能听见“摸勺不死公公,死婆婆”、“拿火柱不死公公,死女婿”等话语。虽然这些话十分的封建迷信,也无科学依据,但由于在民间流传的时间久了,就容易形成毒咒。就算明明知道是假的,但是经常听见也会对自己的心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新妇在回娘家的时候,较好应该遵循这些习俗,尽量不要碰这些让人忌讳的事物。

  2、祭灶日不宜回娘家

  河南一带,因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有不宜回娘家的习俗。一般来说,新妇回娘家住的时间不宜太长,住的时间太长,一是误婆家的事,二是误娘家的事,已出嫁的闺女是客人了,不免要认真对待。很多旧的习俗在当今也渐渐被人遗忘了,因此一些古时的回娘家习俗了解便可。

  3、忌正月初一回娘家

  正月初一就是大年初一,也就是新年的较好天。大年初一是合家团圆的喜庆之日,按照传统风俗,很多地方是禁止嫁出去的女儿在大年初一回娘家的。因为在这些地区人们的观念中,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大年初一需和夫家人团聚在一起,倘若在大年初一这天回娘家,就会造成夫家人不能团圆的局面。初二回娘家还是初三回娘家

  以上就是关于初二回娘家还是初三回娘家,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点赞14
其他人还喜欢:
热门主题婚礼 查看所有
热门婚宴酒店 查看所有
热门婚车租赁 查看所有
查看更多>

最新攻略

查看更多>

相关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