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国家规定婚假依据 国家规定婚假期限

2019-10-06 / 阅读量:332次 / 认证作者: 11

  领了结婚证就要考虑休婚假了,国家规定婚假依据以及国家规定婚假期限是多少天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国家规定婚假依据

  国家关于婚假的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婚假和路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

  二婚婚假规定

  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婚假待遇。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职工享受三天的婚假。对于再婚者的婚假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曾有明确答复,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婚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晚婚假正式取消

  2015年12月27日下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法制司司长张表示,当天下午刚刚表决通过的计生法修正法草案对晚婚晚育不再作出限制,晚婚假正式取消。

  此前的计生法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本次计生法修订,将该条款修改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根据调查,目前群众初婚初育年龄比以前明显推迟,北京等大城市女性的平均初育年龄已经超过30岁。婚育年龄推迟不仅使得现代女性的生育窗口期大大缩短,也造成了高龄产妇增多、不孕率提高、出生人口缺陷率增加等社会问题。

  张表示,目前,我国的初婚年龄约为25岁,初育年龄则约为26岁,鉴于婚育形势,本次计生法修订不再对晚婚晚育作出限制,原来的晚婚假随之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婚假的具体天数是由地方计生条例规定的,各地的时间并不统一。在地方法未做明确修改之前,均应执行此前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应随意改变。

  二、国家规定婚假期限

  国家目前已经取消了晚婚方面的福利,规定法定婚假为三天,但是每个地区的具体规定有所区别。像浙江省、广东省、四川省、山东省这类地区的婚假时长都是三天;北京、上海等地的婚假时长为十天,包含三天的法定婚假和七天的晚婚奖励。所以每个地区的婚假具体时长都是不同的,大家需要参考地区规定。

  婚假有效期时长

  半年或一年

  劳动法中没有对婚假的有效期做出过明确具体的规定,所以需要根据单位的规章制度决定。一般的公司规定的有效期时长为半年或者一年,所以大家较好在领证之后尽快请假,避免超出了有效期而被视为放弃这一福利。

  除了在有效时长方面有规定之外,婚假也不可以分开休,也就是说休婚假必须一次性休完,方便公司的有效管理。

  请婚假注意什么问题

  请婚假的时候需要按照公司的手续和流程提交申请,大多数公司都要提前一个月发请假条。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这点,不要快结婚了才请婚假。如果是处于浙江、广东等地区的新人,可以应用一些小技巧来增加总时长,例如在周三的时候请婚假,这样可以连上周末,总时长为五天。

  以上就是国家规定婚假依据以及国家规定婚假期限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婚假的内容就在蜜匠婚礼网,欢迎大家来阅读哦。

点赞0
其他人还喜欢:
热门主题婚礼 查看所有
热门婚宴酒店 查看所有
热门婚车租赁 查看所有
查看更多>

最新攻略

查看更多>

相关攻略